麻花天美星空视频

中文版 书记校长信箱

校园聚焦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院新闻 >> 校园聚焦 >> 正文

【优秀教师专访】让梦想照亮现实

发布时间:2013年09月25日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来源:宣传部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点击数:

马菊华,公共管理学院伦理学教研室主任,校级精品课程《医学伦理学》、研究生课程《生命伦理学》负责人。

当一名教师是马菊华儿时纯真的梦想。她还清楚地记得在高中教师节前夕的一次演讲比赛上,“叁尺讲台叁寸笔叁寸舌叁千桃李,十年树木十年血十年汗十万栋梁!”等许多赞美老师的话语同学们脱口而出,这些赞语让她的心中更加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崇敬。1994年11月,她从师范院校毕业如愿以偿地走上了教师岗位,开始在十堰市卫生学校带高职政治课和护理专业的人际沟通课。

1998年,十堰市卫生学校整体并入郧阳医学院,马菊华进入社科部,开始了她)职业生涯的转折和一次次挑战。时任社科部主任的况成云教授问她:“小马,《现代审美》课程需要新教师,你来接手这门课程如何?”这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的她来说,是个挑战。但她略微思考,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。“好,我愿意试试!”这一试,就试出了颇受好评的美学系列课程《现代审美》--《医学美学基础》(2006年以后根据学校新的人文课程设置体系改设的普教选修课)--《医学美学导论》(2006-2008级美容专业必修课)。2004年又加入了《医疗语言学》的师资队伍。2006年,学校推进通识课教育平台,作为医学人文教专职教师,应教研室要求开设了公选课《普通话》。2007年,教研室主任对她说“学校要加强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,你把这作为一门新课程来负责建设吧”。于是,又开始了《医患沟通》课程的起步建设工作。2008年公共事业管理双学位班课程《口才学》缺教师,分管院长又找到她,希望她做好课程授课准备。2009年又被派往医学伦理学教研室担任负责人。

在14年高校教龄中,面向各学科、年级所带的医学人文类课程跨美学、语言学、伦理学叁个学科,可以细分为11门。无数个夜晚,她窗前的灯光总是最后一个熄灭。她总说带一门课程就要建设一门课程,就要给学生展现更广阔的人文视野,更要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。在接手美学课之初,还只是挂图和平面投影机时代,为了让课堂更生动让学生的视野更开阔,她跑十堰市图书馆翻阅相关资料,请外地同学邮寄杂志和美学参考书籍。后来教室有了多媒体投影仪,而教研室的办公电脑有限,她立即家里购置高配电脑、配置刻录机、扫描仪、开通网络,向信息中心的老师求教多样化的课件制作方法。她已经习惯了在叁尺讲台辛勤耕耘,她最满足的就是课堂上学生的专注和积极聆听。

无论教学任务多繁重,马菊华总是认真对待教学的每一个环节,励练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、灵活多样教学方法,形成了淡定中不失激情的教学风格。叁个方向的人文类课程各有特点,她始终坚持在相似的教学方法中体现出差异化,从真善美各方面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。2008级美容班同学对最后一次《医学美学导论》课的操场教学记忆犹新。从2001级《现代审美》开始尝试不同的考核方式,分别采用过给材料论述、主观题百分值组合答题、课堂小作业积分、口试等方式。在实践课占60%的2007级、2008级公信管专业《人际沟通》课程采用实践课课堂积分制考核。每一种方法,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,也取得了学生和教学管理部门的认可。课程考核方式的创新,走在我校人文社科类课程考试改革前列。

教学之余,马菊华积极参与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,作为社团指导老师受到学生欢迎。在指导学生朗诵、演讲、辩论赛等取得较突出的成绩是:湖北省大学生演讲比赛叁等奖,省首届挪度杯医学临床综合技能竞赛辩论赛冠军。在指导学生的科研立项、社会实践、毕业论文中,201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推荐为国家级立项,2010年《赴湖北省钟祥市百岁老人身体现状调查及影响长寿因素分析》(药护学院周靖团队)获省级校两级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。2010-2011年毕业论文中2人次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(公管学院学士论文,2010年章莉的《文具店品类管理实施研究》和2011年吴大琴的《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与医院病区管理的相关性调查研究》)。2010年指导的06级临本学生李林参加校级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取得第二名,校级科研项目《保险营销中的沟通艺术》按期结题。

马菊华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了人文教师的人格魅力,课后则通过不同方式关爱学生身心健康成长。大班上课,她尽可能记住课堂活跃的同学的名字,小班上课 ,她会记住每一位学生的姓名和特征。经常会有学生通过不同的交流方式,跟她诉说心情或心结,她总是一一为他们化解。至今有不同年级长期保持联系的学生。还记得带2002级的时候,通过辅导员知道班上有一位特困生陈某,边上学边照顾带在身边的亲人。她上课忍不住多投去关注的目光,平时遇见多打声招呼,还请辅导员转送了他200元钱。没想到2010年元旦接到了他来自陕西安康的长途感谢电话。2005年上半年,帮一个同事代护专某班辅导员,交班的时候原辅导员已经预告过她学生很顽皮。接手后她从最开始的“放飞心声”开场,到中间的天天教室陪伴、寝室蹲守,经过三个月的相处交流,学生有了很大改变,在她离开半年后,学生短信告诉她:“我们刚在寝室说呢,我们跟了三个老师,最后一回味,还是马菊华老师好,不骗你。” 2010年知道公管考研上线贫困生夏某因交不起学费而打算不入学时,马菊华又爽快地捐助夏某1000元学费。还有的同学通过短信的方式跟她交流:“马老师,和您分开了很想对您说!您让我感觉好亲切!我很喜欢您!您的平静和温和的教学方式很有个人风格,你很棒,真心话!祝您笑口常开!六班学生陈娇雪。”马菊华经常享受着来自学生的这份亲近。

教学是把好手,科研也不落下。多年来的各个方向的教学积累,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,促进了她对科研和教研的不断探索。先后主持及参与校级以上科研立项16项,教研立项7项。美学、语言学、伦理学叁个方面各有省厅级立项。发表多篇核心及统计源期刊论文,在我校医学人文方面有一定的影响。马菊华说,从刚开始对科研的懵懂,到现在的思路清晰,经过了多少次的摸索,已记不清。只记得一边是繁重的教学任务,一边是教研科研的压力,自己挤时间一点点一步步学习积累。只记得孩子每次的陪伴要求,都被她劝掉了,孩子眼里妈妈总是最忙的,爱人眼里媳妇总是在学新知识。她说从多学科的广度,到今天一个学科深度是她追寻的目标。

多个社会兼职,让马菊华本已忙碌的教学科研工作显得更加忙碌。她是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初级培训师,湖北省伦理学会医学伦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,湖北省语言文字学会会员,湖北省普通话测试员,十堰市医学人文学会副秘书长,十堰市太和医院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委员,十堰市妇联家庭教育研究会讲师团讲师。参加过国际及国内学术会议,做过为期一年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访问学者,通过学术活动开阔了视野加强了交流,扩大了个人及学校的影响。

在采访结束,马菊华办公桌笔记本上一段话引人注意:经过二十岁的稚嫩,叁十岁的追寻,走入了四十岁的沉稳,我一直在用自己草根般的努力,让教书育人的职业生涯泛起一道道亮光,让梦想照亮学生。要感谢学校历任领导,他们倡导的“厚德勤学求实创新”的教书育人氛围,成就了我的梦想;在不断地科研及教学提升政策中,给了压力,也给了动力,让我不断学习、不断成长,才有了今天的一点点成绩。也要感谢每一位共处过的同事同仁,在对他们正能量的汲取中,让我由稚嫩到成熟。更要感谢课堂上的每一名同学,他们的认真聆听让我的心在学生眼里找到了天空,相信当学生如鲜花一般盛开时,也必将记起我--这片绿叶的深情!

这也许是马菊华对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最好最深刻的理解!(熊仁明)

【打印本页】    【关闭窗口】